农村娃的体质更需关注
“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壮。”这个早已深入人心的老观念,如今却受到了质疑。固守农村30多年的体育老师顾金福焦急地说:“农村的地没了,农活不干了,也没有地方玩耍,孩子的体质正在下降。” 比起城里孩子,规范的体育运动离农村孩子仍然比较遥远。“在农村推广体教结合,不要让文化课侵占体育课显得更为必要。”他说。 泥地操场条件很差 30多年操场上的日晒雨淋,让顾金福的皮肤黝黑、身板壮实。这位极其爱笑的体育老师一直在夹缝中为农村体育谋出路。“刚来农村时,学校的体育课就是疯玩。”那个时候,他所在的学校叫卖花桥中学,操场是泥地的,篮球场也是不规范的。 顾金福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来到松江。由于当时的农村学校条件很差,体育教师的地位低,顾金福和所有的体育老师一样有些自卑。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,体育老师的收入垫底,顾金福的情绪也很低落,他说:“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关键是没有地位。”可沉沦了一段日子后,顾金福有些不甘心。因为他觉得,即使是农村的孩子,也应该有课余锻炼的机会。 主动出击打开局面 他决定试着扭转这种被动局面。像所有竞技运动一样,只有赢得,才可能转变大家的观念。可成绩从哪里来呢? 1998年,松江区正值学校运动项目重新布局,已经在洞泾中学任体育组组长的顾金福决定申请体育传统项目学校。在得到学校全力支持后,他选择了乒乓球,并且把教研室所有的精力、财力、物力都投入其中。他们买了10多张乒乓球台,分别利用上课前、放学后及双休日训练学生。令他高兴的是,这些孩子的成绩都在班级里位列前茅。顾金福分析道,规范的体育训练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,更有利于学习。 学习成绩、比赛成绩都上升后,顾金福闯出的体育之路也随之变宽。2002年,他更是承担市级研究课题,把教学、训练、科研一体化,因地制宜地重新规划了学校体育,并编写了乒乓球教学校本教材。2001年后,洞泾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区传统学校,体育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。 孩子赢得健康未来 不甘安逸的顾金福再次创新,这次他把视野放得更宽,组建了学校体育俱乐部。他将体育教学与俱乐部活动项目结合,将课外训练与俱乐部培训结合,业余训练与竞技运动训练结合。如今的俱乐部里,不仅有乒乓球、篮球,而且还有拉丁舞、武术、跆拳道等训练班,暑期坚持组织游泳班。校队队员可以从俱乐部里选拔,学校热爱体育的人数也成倍增长。如今的洞泾中学内,操场上时常可见上百人打篮球的壮观场面。低年级的孩子们看到顾金福总是热情地称他“体育伯伯”。 他坚信学校体育俱乐部化是条出路,学校应该营造体育氛围,孩子们也应当增加锻炼的兴趣,老师更应坚信锻炼对学习的影响力是正面的。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,无形中会帮助农村孩子健康地应对未来的挑战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